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 创新工场

《世界因你不同》李开复自传 上周二拿到书,周日看完,每天就像着了迷一样,急迫地想要知道他这非凡的经历是如何走过来的。 确实,这个世界因为他,改变了不少。尤其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微软中国,谷歌中国,都是他一手创建起来。 中学时全州第一的数学成绩,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史上最高毕业成绩,卡耐基·梅隆毕业时间最短的博士,语音识别领域最权威的专家,这一切传奇的经历,让我既羡慕又惭愧,回想自己大学四年中,食堂、网吧、家,这三点一线的生活,我真想从头来过。 我不奢望跟他一样,也不是说人人都要做到跟他一样才算成功,我只是觉得他的成功让我看到了自己虚度的时光。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,抓紧现在的每一分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,也算这本自传没有白读。 说到“世界因你不同”,我也挺有感想,我自认为现在正处于有这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阶段,希望用自己的创新,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互联网产品。 我听过有人对产品的评论,我希望我的产品也能做到: 用过GMail的说:原来邮箱还可以做成这样! 用过搜狗输入法的说:原来输入法还可以做成这样! 我设计的产品,不是多么超前的概念,不是多么炫酷的技术,也是一个现在广为人知,但无人留意的一个小小的方面,但仅仅是这一个点上面的思考,我已经积累了3年的时间,对这个产品的理解,也比一般的人要深入得多。 有人建议我,这个时候可以去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试试呀。 我觉得还不行,我现在能说服别人的只是产品的应用价值,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我还无法肯定。 我觉得最重要的,是产品还没有一个原型,因此就毫无说服力可言。 很多成功的人都说过一些最朴素的话,停留在嘴边的项目,不会成功。任何事都是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而一件事从无到有,更是难上加难。 […]

与互联网产品设计有关的讨论 (一)

以前只是搞程序开发,不太关注产品设计,现在要开发一个产品,就要转换一下自身的角色,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。 随着讨论时间的增加,我对一个产品的理解,对用户定位的理解,都有了很大变化。 今天是这么看待问题,十天后,观点可能完全相反了。 所以有必要把每天对某个问题的看法、思路落实到字面上,保存下来,以备日后的反思、参考。 先说说一个月以前,我觉得,一个SNS网站,就应该像开心、海内和校内一样,只做18-30岁这个年龄段的网民需要的产品,因为这部分用户是中国互联网的中坚力量,占了绝大部分比例。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网站,用户从零开始积累的时候,应该放下自己的特色,放下自己的品味,把热门网站的热门功能,抄袭过来,说句俗话,先“圈人”,等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,再推出自己有特色的产品。 看似挺有道理的一个观点,当时我还挺坚持的,认为这个就是真理。 一个月后的今天,我觉得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 随波逐流,是不会被用户认可的。先不谈那些热门网站已经先入为主,就说当SNS这股风潮一下子涌现到人们面前的时候,大家会产生一种SNS疲劳,这么多网站,都是一样的模式,一样的界面,一样的游戏,唯独不一样的是在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朋友圈,经常性的是一个朋友,要在三个网站都加一次好友,而另一些朋友,都在不同的网站注册,我想跟某个人联系之前,先要努力回忆一下这个朋友是在哪个网站加为好友的。甚至是当我收到过某个朋友的消息,过了几天再想看看时,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个网站看过的。 渐渐地,我怕了,看到一个网站注册时填那么多信息我就烦,总是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,也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帮助。 现在的情况是,中文名叫开心的网站有4、5个,中国人就擅长搞“山寨版”,这东西搭起来也容易,UCenterHome就可以直接用,换个图片和皮肤,一个SNS就搭出来了。 就好像06年大家都玩儿视频一样,看看现在这些网站都什么状况?几家加一起估计有几个亿的资金,都投入到服务器和带宽上面了,是他们扶持了中国IDC的发展! 据说六间房要换办公地点了,优酷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。记得北京台有个CEO访谈的节目,邀请李善友,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:在中国做视频,没有一个亿就别玩儿了。 相比,SNS的成本应该还低廉的多,所以跟风的就数不过来了。一个行业里,赚钱的就是带头的那几家,优胜劣汰的自然定律是地球上永恒的真理,没有创新的跟风者,遭到淘汰是必然的,剩下的就是根据你忽悠VC的能力决定着你烧完资金的时间问题了。 我也是受到Jeff的启发,他提到了宝宝树,这个专注于母婴的网站,让我认识到跟风是个错误的方式。 […]

抵制垃圾短信 抵制短信广告

前一阵,QQ 的一个消息,报道了中国移动公布垃圾短信投诉号码的新闻: http://tech.qq.com/a/20080320/000144.htm 我看到后特别高兴,一直遭受垃圾短信困扰的我,终于有机会做出反击了! 我是做 Web 开发的,当前 web 2.0 的大环境下,我认为我们可以用程序来帮助大家完成很多工作。我曾经报怨过中国移动等大公司,不思进取,开始赚钱了就蹲在哪儿充大爷,根本不为用户的需求考虑一点点改进。 垃圾短信很讨厌,我特别希望中国移动可以开发一个用户平台,用户可以自己添加短信黑名单,这样,被我设置过号码的垃圾短信就再也无法发到我的手机上。其实这套系统非常简单,无非就是会对性能造成一定影响,但通过良好的设计和优化,肯定可以解决的。这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对中国移动服务的满意度。 遗憾的是,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类似的系统。 不过,前一阵的那个垃圾短信举报号码,看来还是挺好用的。 最近这十来天,我收到过十几条垃圾短信,每收到一条,我就立刻举报。 这不,今天中国移动就给我回复了短信,以下是内容原文: […]

关于 OpenID 之深刻的感悟

今天在网上到处寻找新概念,碰巧发现一个,叫 OpenID。 互联网的熟客们,大多注册过不止10个20个论坛吧,你能确保记清楚每一个论坛的ID和密码吗? 我不能。 我需要一个单点登录的方式,注册一个就好了,然后在所有的地方都不用再登录,不用再注册。 今天碰巧就看到这样的概念的一个实例:OpenID。 我知道这个项目,到现在为止还不到1个小时。 简单的看了一眼介绍,转到一个Blog,看到一个深刻的感悟评论,实在是太深刻了。有点找到知音的感觉(太不谦虚了,请原文作者原谅)。 作为引子,给大家稍微说说背景:很多互联网的开发者,共同谋划一个叫做OpenID的项目,开会讨论如何推广。其中一个参与者,在会后给出了一篇发人深省的评论。OpenID的理念很好,是一个很理想化的概念,但面对如何把概念转变为市场的问题上,这位参会者,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 原文后面有我的评论,在openidchina的blog上,需要审核后才可以发出,我就把我自己的评论,写在自己blog的后面了,请大家读完原文,顺便也看看吧。 原文出处:http://www.openidchina.com.cn/openid-talk/openid-forum-thought.html 本文是OpenID QQ群成员杭州-水调歌头在参加了OpenID研讨会后的感悟,作者上传到QQ空间,本博客转载到此。 以下是原文: 参加了7月28日上海的会议,谈谈自己的看法。 […]

许三多 百度 首页人物

  许三多,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的主人公。一个农村的土孩子,一个突然的因素,进入了最为需要聪颖灵巧年轻人的部队,也将许三多推入生命的绝境,从而开始了一个“孬兵”在绝境中成长,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。这样的绝境,似曾相识。有多少人没有过这样的生命绝境呢?面对这样的绝境,我们能够做什么?…… 详情请进:http://renwu.baidu.com/

我的互联网

夜深了,抱着我的ThinkPad,躺在床上,写写今天对互联网感悟的心得。 我是一个搞Web开发的前端工程师,在某些公司,被认为是最低级的程序员,那里的C++牛人们,认为像我们这样的人就配写几行HTML,只有他们才配每天把算法、架构和高性能挂在嘴边。 我只是觉得,你有这样的想法,只能反映出你那井底之蛙的知识面和对前端技术的无知。 一件事,不同层次的人,会得出不同层次的看法。 就好像清朝的人第一次看见轮船,认为那就是一堆大铁皮,轮船内部的东西,他是看不到的,以他的见识,也理解不了轮船为什么能装载那么多人在海上航行。 今天看到“写给 WEB2.0 站长 不仅仅是泼冷水”,感触挺深。 什么是Web2.0呢? 我的理解,就是用户产生内容吧,在技术上说,就是有数据库保存用户提交内容的网站程序。 很肤浅的理解。 就像那个文章提到的,“典型的WEB程序员”的作品。有些人,确实是只会那么一点点SQL语句,就敢出来做个网站。 他们只是认为,把内容能存起来,能读出来,就OK了。 什么架构、部署、集群、稳定性、安全性、扩展性和可维护性,管那么多干嘛?搞了半天,能用几天还不知道呢。 […]

写给 WEB2.0 站长 不仅仅是泼冷水

当互联网吵吵嚷嚷的进入2.0时代,当互联网的技术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,当复制变成家常便饭,互联网热闹起来了     myspace火了,中国冒出更多的myspace     youtube刚刚起来,中国的视频网站就遍地开花     51拔地而起,中国出了无数的SNS     facebook则改变了中国站长的抄袭方式,不再学chianren了,校内火了 ……….     当抄袭变成习惯,我想说的是,模仿,站长,你准备好了吗?     如果你打算做垃圾站,或者赚点广告费的网站,请不要点击这篇文章,我从技术角度方面谈谈WEB2.0网站的模仿问题。     […]

我为什么舍365key而用del.icio.us

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中文的365key而转用老外的del.icio.us,凡事总有个理由,在这里我就谈谈我对del.icio.us和365key的感受,谈谈他们的优缺点。     1、速度的天壤之别。慢如蜗牛可以说是365key的最致命的缺点,我认为速度是网摘类网站的生命,对用户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。根据我的使用经验, 365key打开提交页面在白天人比较多的时候一般至少需要10秒以上,经常是在20秒左右,就算是在凌晨人少的时候也要5-6秒左右,而且还经常出错。 del.icio.us则基本没有任何延迟,页面属于“即点即开”型。国内新浪的ViVi和博客中国的博采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延迟,在这一点上,比 365key强多了。为什么我特别强调提交页面的打开速度呢?因为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提交网摘的操作是对他的阅读的中断,这种中断时间越长,用户的体 验就越差。毕竟社会化书签服务的前提是书签,用户首先是冲着书签来的,然后才是社会化,连书签这个基本功能都不能很好的提供,谈何sns?这其实也可以解 释很多用户舍365key而转到新浪ViVi的原因。 2、操作的复杂程度。网摘提交页面打开之后的操作复杂程度也相差很大,365key的提交页面需要用户选择或者填写的项目有“评分”(可选)、“分类” (必选)、tag(可选,365key称之为新建分类,其实就是tag)、“网页评述”(可选)、“网页摘要”(可选)、“状态”(可选),其中传统分类 是必选项,而且设置的默认的分类对使用tag来说没有任何意义,googoz曾经在我的那篇“tag真是个好东西”的文章后面留言抱怨365key即用 tag又用传统分类,而我在回复里建议365key让用户自由选择是否可以放弃传统分类只用tag,这篇文章zdg也看到了, 但是他并没有对此有任何回 应,让人失望。相比之下,del.icio.us提供两种选择,一种是简化的提交页面,只需要用户填写tag和extended(相当于评论),而且都是 可选项。另一种是扩展的提交页面,除了前面简化页面有的项目外,还会给出相应的提示,比如推荐tag(根据一定的算法推荐)、你所用到的tag以及其他人 […]

互联网的服务

刚才说到迅雷,我气愤之余,也联想起了我前一段时间对互联网的一种看法,或者说期盼! 我认为,互联网是一种服务平台,他本身有 2 种特性: 1、不受时间限制,或者理解为数据可以像光速一样快速传输; 2、不受地域限制,任何人只要能联网,就可以访问处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一台联网的计算机; 基于这 2 种特性,很多服务产生出来:电子邮件,即时通讯软件,搜索引擎,交易网站,各种网站…… 仔细琢磨我们使用的每个领域的服务,会发现,每个领域都有一个市场占有率很大的公司的一个服务,还有一些与他竞争的服务提供商们。 比如,搜索引擎,有Google,百度……,我们想查资料,就会来这里,跟朋友聊天不会来; 交易网站,有eBay,淘宝……,我们买东西,就会来这里,查资料不会来; 收发邮件,有Live,Gmail,看照片不会来这里; 等等等等…… 可能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,换个角度说吧,以我的习惯为例: […]